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杨月 李慧慧)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涉及39类常见网络服务类型,其中,规定对求职招聘类APP作出规范,将“必要个人信息”限定为“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求职者提供的简历”,当招聘APP索要其他个人信息时,求职者有权不予提供。《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
隐私泄露是央视315晚会后的热点话题之一。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招聘平台均存在若干漏洞。大学生小傅告诉记者,自己去年暑假找兼职时在招聘APP上填报了个人信息,至今仍在收到很多精准拨打的骚扰电话,令人不胜其烦、不寒而栗。
《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来源:中国网信网
此前中国青年网曾做调查,通过黑产QQ群购买一份简历只需7元,相关个人信息一览无余,求职者很容易落入诈骗陷阱。近年来,各地警方破获多起类似案件。
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韩世文在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说,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和买卖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有些已经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已经施行的《民法典》也作出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不只招聘类APP,信息泄露在整个社会场域中都存在,网民几乎‘裸奔',给犯罪行为提供便利,并产生连锁负面反应,比如有的年轻人因网贷致死。这不是个体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不解决‘土壤'的问题,光对一棵树局部修枝剪叶,将来还会出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应该排查系统性风险并进行顶格惩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告诉中国青年网,有法律法规但执行不力、违法成本低、一人受罚但利益产业链条上更多人仍在获利,是这类问题屡禁不止的更深层次原因。
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属地有关部门约谈了智联招聘和猎聘网,并表示将加强监管,加大曝光和处置力度。
在漆亚林看来,除了重拳出击处置,还需要明确诚信链条上各方的责任,哪些是平台责任,哪些是个人责任,必须分明。“不能靠大学生自己去甄别真假。平台把关是前提,因为平台是获利方,负有监管责任,不能把责任推给消费者。立法中,责任要分明;执法中,处罚要到位。要系统分析,抓住要害。”
值得关注的是,《规定》还首次将小程序明确纳入App收集个人信息的监管范围。《规定》第二条规定“App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预置、下载安装的应用软件,基于应用软件开放平台接口开发的、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小程序”,首次将小程序明确纳入App收集个人信息的监管范围。
除了求职招聘类APP,《规定》还明确,地图导航类的基本功能服务为“定位和导航”,必要个人信息为位置信息、出发地、到达地。即时通信类的基本功能服务为“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网络即时通信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以及账号、即时通信联系人账号列表。网络社区类的基本功能服务为“博客、论坛、社区等话题讨论、信息分享和关注互动”,必要个人信息为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网上购物类的基本功能服务为“购买商品”,必要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收货人姓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以及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zonghexinwen/2021/0407/1447.html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