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学立 中国摄影出版社
近期《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一)》由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 李学立 以其居住地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为起点,历经10年的关注、搜集、储备资料,两年多的寻访、拍摄、整理,完成这部文献摄影作品集。在全书后记部分,李学立追述了写作该书的契机、采写过程等诸多细节,更让我们感叹其文字、影像背后之不易:
做记录河洛手艺人的"苦行僧"
图/文:李学立
2016 年11 月4日作者李学立(右一)与纺织老人张六环( 左二)、张松欠(右二)、史改玲(左一)合影留念。
我居住的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黄河文明的摇篮、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千年帝都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项目。手艺人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手工艺制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无数历史洗礼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记住乡愁、追寻儿时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有效载体。这些人类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工业化冲击,一些传统手工艺生存土壤和空间不断萎缩,受众减少,后继乏人,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它们看似消失得十分缓慢,以至于让我们无法察觉;但又消失得十分迅速,让我们再也无从寻觅。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和记录,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离开,很多手艺必将失传。
2015年12月18日李学立拍摄制苼匠毛智元。
在寻访、拍摄老艺人的过程中,尽管前期有很多准备,但我还是遇到了诸多困难:一是线索难找。有好多次我从梦中醒来,梦到了小时候见过的花絮飞扬的弹花铺、热气腾腾的榨油坊、走街串巷的补锅匠……我尽情地拍呀拍呀,但梦醒后才发现是一场空,想着这些场景再难重现,这些匠人再难寻觅,泪染枕巾,心中的懊丧难以言表。为此,我通过储备的资料、报纸、网络、洛阳非遗保护中心、托亲戚找朋友等渠道搜寻线索,获取老艺人的联系方式。二是沟通难。因为我不是报社的专业记者,不是专职的非遗保护人员,头上没有光环,一个人生生地摸去,大部分手艺人能够热情接待,但个别手艺人思想保守,戒心重,怕泄露人家的核心技术,不多说话,不让多拍,甚至还被一个老艺人的家人"请"出了门。为此,我就慢慢地和他们聊天,多去拜访,每次去时带些小礼品,慢慢地消除隔阂。三是拍摄难。老艺人的作坊普遍杂乱,光线暗。我就采用增加相机的感光度、减少曝光补偿、用RAW 格式、连拍等办法加以克服。四是整理难。这些老艺人大多已进入耄耋之年,文化程度低,听力不好。我就带上录音笔,访谈时录上音,回来一遍遍地听,再把他们零乱的口述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字。五是时间难挤。因为好多手工艺产品不可能一天做成,为了拍出完整的加工过程,为了问清工艺原理(有时老艺人当场一说明白了,回来一想又糊涂了),我就多次去拍(有时驱车上百公里,也只能拍一个加工过程)、去问。在领导和朋友的关照下,工作之余和双休日、节假日,我就去寻访和拍摄,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
钉秤匠王留江
钉秤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不差分毫,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影响到秤的准确性。
以我拍摄的钉秤匠为例,我通过查找海量的资料得知,木杆秤在中国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先民们告别结绳记事、以货易货而一路走来,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民间有"不识秤花,难以当家"之称,它一直是官府、商贩和农家必备的物品。它制作工序复杂,号称"百工之首"。但近年来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木杆秤销量急剧下降,钉秤匠已近绝迹。为寻找制作木杆秤的手艺人,我从2015 年11 月开始,一有空便到洛阳老城、瀍河和西工3 个区的大街小巷寻觅,并托朋友在乡下四处打听。为提高针对性,我还到经销电子秤的衡器店寻访店主,但一直没有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 年1月18 日下午,我拜托的一位朋友回话说,在关林汽车站出站口隔壁的一家衡器店里,摆放着不少木杆秤,并有可能找到制秤的老匠人。我如获至宝,马上驱车前往,在该衡器店门口遇到了两个看似店主的中年妇女,一打听,其中一个指着另一个告诉我说:"你真算问到人了,她老公公(丈夫的父亲)就是钉秤的。"根据她们指示的准确位置,在关林街道办事处皂角树村一条窄巷的一间小出租房内,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正在低头修秤年近八旬的王留江老师傅。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我又进行了多次访谈,拍摄了3000 多张图片,从历史、传承、工艺、现状4个方面,整理出了王师傅9800 多字的口述文字。
过去妇女们挂在纽扣上用的银压襟花,下面缀有银刀、剑、修眉钳、掏耳勺、剜牙把5 小件或5 个小银铃。
2016 年5 月8 日,拍摄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李中山刻章门店。
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我像一个苦行僧,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忍饥挨饿、追光逐影,查阅了近100 万字的相关资料,倾注心血系统地访谈和拍摄了20 多个老艺人(有些还不完整),记了3 大本访谈笔记,采录了老艺人的75 个片断近100 个小时的录音,拍摄了7 万多张、1400G 的图片,根据采访笔记和现场录音,整理出了15 万字的口述文稿,收藏了老艺人使用过的工具、生产的手工艺品千余件(其中有些已成孤品或文物,在专业的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本书共收录了15 位老艺人的材料,每位艺人的记录材料分为"导语"和"口述"两大部分,涵盖了历史、传承、工艺、现状4 项内容,其中工艺是重点,其他是铺垫、过渡或点缀。从每位手艺人的材料中,可以看到这个手艺从哪里来,怎样传承到这位艺人的手中,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工艺介绍,目前河洛地区此种手工艺的现状、手艺人的生存状况、未来前景等方面,真实、系统、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此种手工艺从20 世纪后半叶到21 世纪初的发展脉络和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
2017 年1 月8 日,拍摄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王建水制灯作坊。
2017 年3 月10 日,拍摄于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府南村洛阳传拓技艺传习所。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快速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些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几千年的古老技艺正因各种原因而消亡、变化着。作为摄影人,我们要用手中的镜头,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精雕细琢的匠心,以纪实摄影的手法,以现代的影像方式,深入城乡角落的拍摄现场,用心和灵魂去发现那些传统的手艺人,真正了解并尊重拍摄对象,听他们诉说心曲,探索民俗学与摄影艺术的结合之道,为仍然精致的传统,留下精彩的光影,真实而鲜活地去深度记录一个被人忽略和遗忘的文化现象和特殊群体,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危机与窘境。通过抢救性记录、展示这些老手艺,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关注手工老艺人的生存现状,感受他们留下的温暖的时空记忆,唤醒人们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探寻传统技艺在当下和未来的新生之路,也为后人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图文摘自
主 编:李学立 白 丁
开 本:16
版 次:2020 年4 月第1 版
ISBN 978-7-5179-0946-0
定 价:89.00 元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zonghexinwen/2020/0529/342.html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