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揭示中医学说中气概念的本质信息就是中医的气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教材》)对人体气概念作出现代定义:“气是物质概念,气是一个有质的基本物质。”[1]96气是由精化生的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教材》)对人体气概念作出现代定义:“气是物质概念,气是一个有质的基本物质。”[1]96气是由精化生的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1]71。气作为物质概念定义有失于经典原意,违背阴阳属性的对立关系,同时百年以来查无实据,因此有必要商榷。

1 精气关系的经典定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精化为气”之说[2]19。首先是两者阴阳对立的属性,精属阴:有形、静、物质;气属阳:无形、动、功能。其次是阴阳转化关系:气由物质的运动产生(运动是转化的条件)。据此,依生命体“介质-信息”的具体事实证明精气的内涵,并讨论其阴阳属性和对立统一性关系。

2 气具有“无形”特征

例1:某甲给某乙一封信,信是写有文字的纸质媒介物。信的文字表达了思想(信息),虽然我们可以看见有形的文字,甚至于理解所表达的思想,但是永远看不见“思想”(思想=信息=气)。

例2:在微观实验中,一个从a到b的神经冲动现象:生物信号的传递,于是闸门开放/关闭,而我们看不见“信号”(信号=信息=气)。这里的信息的传播需要媒介参与,神经冲动电位就是传播信息(神经冲动信号)的媒介,传播存储记录是信息的特征。介质载体的物质形式有多样性:声波、颜色、符号、生物电磁及递质……所传递的信息是无形的。

2.1 先天之精、生殖之精的信息特征

中医认为“元精”来源于父母,元精是原气的本原。所以产生新生命,现代医学认为是精子与卵子结合;之所以产生精确的生命复制,是DNA密码信息决定的[3]。因为存储记录复制传递信息的蛋白质等同于中医生殖之“精”,所以生殖之精具有信息特征得以确认,生殖之精包含有生理学的信息载体:介质。

2.2 后天之精也是载体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输送的微小物质“水谷之精微”,肺的“清气”和存储于肾的先天之精,三者合为后天之精,所以有后天之气。因为个性寓于共性,生殖之精衍生了后天之精,所以后天之精同样包含有蛋白质在内的体液激素,细胞、神经递质、突触、Ca+/Na+离子、酶、肽类等信使物质。

2.3 精生气

由于介质(精)的运动能够传递信息,信息是无形的,所以称谓:精生气。这些信息或者是传入的反馈信号,如视网膜传递图形信号;或者是传出的执行命令,以完成调节控制任务。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由此可见,精=介质,气=信息,两者不仅在形态,而且就功能表现是互相吻合的,语义表达是等价的。介质是有形的物质“精”,而信息是看不见的“气”。为慎重计,以下就形态学证据的选择作必要说明,并应用事例进一步证明气的非物质属性,然后探讨相关的阴阳逻辑。

2.4 形态学证据的选择及几点事例的证明

精是中医认可的,可以看见的有形态的微小物质[1]66。精的特殊类型有生殖之精(元精),物质属性的元精具有信息载体的功能(元气),因为来源于先天之精(包含着基因),所以后天之精才被遗传了同样的信息载体的特征,也具备气的特征。

笔者选择“精”这种形态物质作为基准证据链的切入点,不仅因为它可以代表生物基本单元;具备单因素特征,同时其“形态、功能”的特征,为中西医所共识,不产生明显争议。另外,关于属性的三项“指纹”指标的选择,仅依据“精-气”固有的阴阳属性及其相关密切者;当然其他如“聚-散”、“内-外”等,凡有意义的属性“指纹”指标,亦可纳入以扩展讨论。古代之气的论证非此路线图不足以说清楚原委。

2.4.1 现代神经反射弧的机理

反射弧的结构基础:传感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实验用沾有硫酸溶液的纸片,搔扒实验动物蛙的某肢体末梢神经,经躯体传入神经送到脊髓神经,脊髓神经整合后的传出神经信号,导致受刺激肢体的屈肌收缩,达到回避伤害的目的[4]6-7。对于以上实验,虽然描述不同,语言不同,但最终应有相同的认识。

第一,生理学认为反射弧五个部分协同,为达到回避伤害的目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刺激所进行的适应性反应:条件反射。

第二,自动控制理论认为,反射弧是神经递质或者细胞(信使)的运动所实现的反馈式自主调节过程。

第三,中医以象测藏,通过宏观观察黑箱揣测其中的奥秘。古代或者宏观角度,肯定看不见诸如神经递质或者细胞(信使)等。面对搔扒动物蛙引起屈肌收缩的关联现象,能够感悟到是某功能的表现,或者“气使然”(看不见的作用)。这种“知其然”的象描述,语言显得粗糙,但是抓住了表象的特征。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1/0225/1090.html

上一篇:背景下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金融网络安全数字监管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