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简析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船舶机舱安装监测报警系统,能实时反馈设备参数,并进行智能报警,有效减轻了值班人员工作压力,降低航行过程中设备故

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船舶机舱安装监测报警系统,能实时反馈设备参数,并进行智能报警,有效减轻了值班人员工作压力,降低航行过程中设备故障发生机率,提升了船舶稳定性。

1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AMS)

机舱报警监测系统独立成体系,为船舶正常运行提供服务,有效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1.1 系统简述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由主采集控制器、现场数据采集单元、以太网交换机、通讯网关、工业计算机、报警打印机、延伸工作站和延伸报警单元等部件组成,报警主采集控制器与现场采集单元、延伸报警单元通过PROFIBUS总线连接,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主控制器与通讯网关、报警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实现设备状态监测与显示功能。

机舱检测报警系统对泥泵柴油机、发电机组、液压泵站、变频驱动系统、变压器、推进系统和机舱辅助设备进行检测,对相应状态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传输、报警、显示、保护和控制,并根据CCS要求进行延伸报警。

AMS报警系统的主采集控制器安装在机舱监控台内,现场数据采集箱分布在机舱内,采集箱的数量和内容根据设计院《自动化明细表》确定;报警计算机、报警打印机、通讯网关和以太网交换机安装在机舱监控台内,系统可扩展成若干个AMS延伸工作站与延伸报警单元;AMS延伸工作站和延伸报警单元可安装在船上若干部位。

1.2 系统架构

系统采样分布式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底层采集系统采用PROFIBUS通讯总线;上层报警显示系统采用标准工业以太网;延伸报警系统与主控制器通过PROFIBUS通信协议进行连接,报警板上有响应、消音、复位按钮。

图1 报警系统图

机舱监控台具备试灯、消音以及复位功能。

2 报警系统功能描述

报警系统包括图形显示、重要报警实时弹出、实时报警列表、生成参数走势图、记录当天历史以及24小时数据记录及回放功能。报警系统接有一个报警记录打印机,当接到报警信息时,系统启动打印机,打印当前报警内容。

2.1 报警对象及报警内容

报警主要组成构件有2台主发电机组、1台辅发电机组、1台停泊/应急发电机、2台泥泵柴油机、齿轮箱、离合器、泥泵轴承润滑单元、绞刀、水下泵、绞车和封水泵变频器系统、推进系统以及液压系统,对油舱油柜及水舱水柜液位进行,对于非通信模式接入的信息,通过PLC的I/O点接入报警系统,显示在机舱监控台面板。

2.2 延伸报警及计算机监测

延伸报警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人机界面与计算机。延伸报警可分为五个部分,即驾驶室、轮机长房间、大管轮房间、餐厅和电机员房间。

延伸报警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PROBUS总线显示方式,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当系统网络正常时,驾驶台内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获得机舱内报警计算机信息;当系统网络崩溃使,驾驶室延伸报警板人机界面能够显示相关报警信号。

在机舱设置一个工作台,位于机舱集控台旁,报警计算机放置在工作台上,工作台有一个点阵打印机,用来打印报警信息。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界面以图形方式显示主要设备(如:主机、发电机、泵组、液位等)的参数及运行状态,可查阅当前被监测参数值,并以不同颜色显示参数正常与否。

当系统检测到故障时,软件界面即时显示报警点,系统发出声光报警。故障解决后,系统停止声音输出,指示灯平光。复位后如果故障仍然存在,继续发出声光报警,如果故障消失,指示灯灭,停止声音输出。另外,机舱检测报警系统还设有报警闭锁功能,防止设备正常起动、停止过程中检测点误报警,具体来说就是将某监测信号点设置为“闭锁”时,若该信号点处于报警状态,系统不发出报警信号,也不进行记录操作。

3 机舱检测报警系统的应用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实时掌握船舶运行状态,在设备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理故障,确保船舶安全运行。机舱监控报警系统是船舶轮机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使轮机员及时了解机舱中主、辅机等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对各系统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所以说机舱监测报警对船舶安全航行起了重要作用。

4 结语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提高了船舶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减轻了值班人员工作强度以及事故发生概率,确保船舶可以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在船舶中的应用,是现代船舶行业发展趋势,结合现代化技术,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管理船舶,提高工作效率,并缩短人力反馈时间。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1/0215/1062.html

上一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下一篇:涂装工艺技术管理的研究探讨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